縣級融媒體建設需要觀念“革命”
來源:藍太新聞中心 發布日期:2019-02-25
日前,內蒙古日報融媒體中心和內蒙古各試點旗縣市區融媒體中心合作策劃的“這是一場來自內蒙古的燈光秀”視頻,沖破了時空界限,將伊金霍洛旗、牙克石市等多個旗縣市區的除夕燈光秀呈現在全區乃至全國人民面前,讓更多人在享受這場視覺盛宴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草原兒女新春的美好年景。
春節期間各地的景觀燈光,是送給當地人民的賀禮,而借助新媒體的力量,這些唯美時刻則以更為璀璨的姿態向更多人綻放。其實,燈光秀只是其中之一,還有更多的好故事將借助新媒體被更廣泛地傳遞。讓縣級行政區講好自己的故事,需要縣級融媒體中心發揮作用,而其影響還遠不止于此。
縣級地區最接近基層群眾,在媒體資源上是一個尚未完全開發的寶藏。能否牢牢掌握這塊意識形態前沿陣地,事關黨和國家大政方針到達的深度和廣度,事關移動互聯網時代國家基層治理的成敗興衰。在傳統媒體傳播話語權不斷被稀釋、傳播領域不斷變革的新形勢下,必須堅定不移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將其建成主流輿論陣地、綜合服務平臺、社區信息樞紐,打通媒體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近年來,我區縣級媒體融合進程不斷加快,去年下半年更是掀起熱潮,在國家宏觀政策引導下,39個試點旗縣市區進行了融媒體中心建設推進工作。期間,各試點旗縣市區的融媒體建設成績斐然,年底各試點完成了機構整合、中心掛牌、客戶端入駐等基礎工作;完善了管理制度,再造了媒體生產流程;確立移動優先戰略,各地冰雪節等重大活動做到了移動直播;積極探索“媒體+政務+服務”發展模式,一些試點的實踐卓有成效,如東勝區借助融媒體中心平臺,搭建優質“政務+民生”服務平臺,政府47個單位499項行政審批事項實現手機終端辦理,多點聯動的融媒體格局正在形成;策劃推出了大量原創新產品,其中“我為群眾唱大戲--小劇團唱出和諧鄉村新風貌”“航拍和林格爾:飛躍南山花海”“毛烏素沙漠旅游”等點擊量超過50萬+,引起較好反響。
但是,由于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先進地區還有一定差距,縣級融媒體的發展仍然薄弱。受到體制、資金、人才、技術等因素限制,很多地區的融媒體建設“有心無力”;經營管理上對外部“輸血”依賴較大,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很多地區未形成有效的統一調度和信息共享機制,造成信息分散與資源浪費;在內容生產環節大多處于傳統模式上的“相加”階段,缺乏多元形態和樣式創新,原創精品少,影響力和傳播效果有限……
要解決體制、資金、人才、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問題,需要管理部門加強頂層設計,以政策扶持確立戰略導向。而要解決內容生產問題,則需要觀念“革命”。目前,我區旗縣市區媒體工作者已可以從身邊事挖掘資源,立足本地區、關注普通人,以小切口來考察社會大問題,發揮了和本地民眾直接接觸多的優勢。但是,現階段融媒體產品缺乏對用戶體驗的針對性考慮,而脫離用戶需求的媒介融合可能會淪為沒有靈魂的傳播技術堆砌。要在融媒體中有所作為,必須放下架子,脫離傳統媒體以生產者為中心的慣性思維,從用戶角度考慮問題,生產生動可感、有社交分享性的作品,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信息紛雜時代,發出自己的聲音。
縣級媒體融合的“自我革命”沒有終點,期間唯一不變的狀態就是變革。今年,我區剩余64個縣級行政區還有非常艱巨的媒體融合攻堅戰要打,已經完成媒體融合基礎建設的試點旗縣也有諸多后續工作要完善,這都需要我們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激發旗縣媒體深度融合的力量,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