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是“烏托邦”,還是輿情監測的未達之地?
來源:藍太新聞中心 發布日期:2022-05-11
豆瓣,作為一款集評分工具、生活分享和社交平臺為一體應用,不僅可以提供關于書籍、電影、音樂等作品的評分信息;讓用戶在上面分享自己的興趣愛好;還能提供小組討論、線下同城活動等服務。“不針對任何特定的人群,力圖包納百味。無論高矮胖瘦,白雪巴人,都能幫你通過你喜愛的東西找到志同道合者,然后通過他們找到更多的好東西。”是豆瓣創始人楊勃的創立初衷。
對于多種多樣的用戶而言,豆瓣是他們的精神角落,也是他們的“烏托邦”。以人為核心的豆瓣,為用戶提供了一個去中心化、相對封閉且公平發言的平臺。在這里,每個人暢所欲言,發表看法,展示自我。
然而,去中心化的分發機制和輕運營的管理,給了用戶高度的自由的同時,用戶言論卻隨著流量日益增長,逐漸變得不受約束。近年來,豆瓣頻頻因負面輿情被推上風口浪尖。
自2021年1月至11月,豆瓣已累計20次處置處罰,被網信辦多次予以50萬元的頂格罰款,累計的金額為900萬。2022年4月底,工信部在發布關于2022年第一季度電信服務質量的通告中提到,豆瓣等10家企業投訴處理及時率未達到95%的指標要求,北京網信辦派出工作督導組,進駐豆瓣網督促整改其嚴重的網絡亂象。
豆瓣的內容生態治理之路充滿挑戰,平臺運營的過程中,為用戶帶來良好的體驗和對用戶進行必要的約束同樣重要。平臺應充分發揮監管作用,自覺維護網絡空間天朗氣清。進行輿情監測,不僅能夠對平臺上的違規內容進行處理,還可以及時發現網絡中與企業相關的信息,幫助企業快速進行決策。藍太平洋輿情監測系統能夠全面監測新聞、論壇、貼吧、博客、微博、社區等網絡媒體,將輿情信息“一網打盡”。藍太平洋,讓輿情管理得心應手!
參考資料:
[1]輿論中心的豆瓣,能否繼續成為用戶心中的“烏托邦”?.藍鯨財經記者工作平臺[引用日期:2022-05-10]